工信部昨日發布公告稱,擬為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定相關法律,并且實名制并不僅限于固話,還包括固話用戶和上網卡用戶,未來都需要登記真實信息。在這則《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征求意見稿)》中,工信部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應當要求用戶出示有效證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應當予以配合。
工信部擬加強手機實名制:將擴展到固話和上網卡用戶委托他人辦理入網手續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要求受托人出示用戶和受托人的有效證件及用戶的委托書,并提供用戶和受托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工信部還規定: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下同)等入網手續,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如實登記用戶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的活動。也就是說,此次新版實名制不光包括手機用戶,還將固話和上網卡用戶納入監管范圍。在此之前的2010年,工信部曾宣布從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電話用戶手機實名制。具體分兩個階段進行:從9月1日起對新增電話用戶進行實名登記;待相關法規出臺后,用三年時間做好老用戶的補登記工作。不過,手機實名制近3年來并未真正執行下去。三大運營商的各級代理渠道仍然存在實名制難以有效執行,街頭代辦點、農村代理渠道等用戶不用任何身份信息就能辦張卡的現象比比皆是。手機實名制也被業內指做“名存實亡”。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認為,預付費的手機卡很難實名制,“用戶先付錢,只要用戶交錢,運營商沒理由不開戶。”他表示,目前我國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不健全,運營商內部員工出售用戶信息的事屢見不鮮,再加上身份證造假等因素,手機實名制徹底貫徹還不具現實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