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道稱:iPad迷你版的對手并非谷歌Nexus 7等平板電腦,而是以大屏幕為噱頭的安卓智能手機。隨著坊間消息越來越確切,平板電腦商們的心漸漸提到了嗓子眼,似乎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高高舉起,就等那場發布會的到來,來斬斷他們可憐巴巴的市場份額。
《華爾街日報》表示,“盡管蘋果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平板電腦制造商,但在搭載安卓操作系統的產品上市之后,蘋果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滑。分析人士說,蘋果面臨的挑戰將是為尺寸更小的平板電腦設定一個更吸引人的價格。亞馬遜7英寸Kindle Fire HD的價格是199美元,谷歌7英寸Nexus7的價格是199美元?!彼麄兊睦碛墒?,“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在全球平板領域的市場份額是69.6%,相比之下,2010年的這一數字大約為84%。全球第二大平板設備生產商三星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是9.2%。”言下之意,iPad頹勢難免,已經靠不住,199美元的iPad mini必須出來救場、
這可不是蘋果的思維方式。
蘋果向來要的是利潤,而不僅僅是市場份額,他們相信自己的產品過去一直是,將來也必定是最好的,選擇其他競爭廠商產品的客戶都是不可理喻的,他們完全是被蒙蔽了,或者他們本身就喜好不靠譜的材質和繁瑣的操作,并以此為樂。這家科技公司自信和求完全的基因讓蘋果看起來更像是巴黎的奢侈品公司,而不是硅谷的科技作坊。
他們想干什么?
在iPhone設計之初,喬布斯曾征求圖靈獎獲得者艾倫?凱的意見,艾倫?凱說:“把屏幕做成5英寸寬,8英寸長,世界就是你的了?!碑斎?,他說這話有兩條背景信息,一個是他不知道蘋果已經先于iPhone在設計平板電腦iPad,另一個是艾倫?凱在40年前就設想過推出一臺Dynabook平板電腦,他有這個情結。結果就像我們后來知道的,喬布斯把手機設計成了4.5 英寸高、2.31 英寸寬的3.5英寸顯示屏的iPhone。他的理由很簡單,手機應該用單手握著并且方便操作,也就是說,大拇指能夠掃過的區域應該覆蓋全屏幕。
蘋果一直堅持了設計上的簡約和實用主義,這就是喬布斯所稱的“專注”。少即是多。雖然蘋果一直以創新和專利豐富著稱,但他們并沒有像中國山寨機生產商一樣,把所有他們知道和能夠拿到的功能一股腦的堆砌上去——你在深圳隨處能夠買到個可以接收電視和廣播信號的手機,信號質量竟還蠻不錯。他們一直在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功能,而不是增加,所以你不會在iPhone5上像大家猜測的那樣找到最新的近場通訊(NFC)功能,因為這個功能需要太多本地化的合作,他們的設計和功能選擇以內容為主導,而不僅僅在意技術本身的新潮。
iPhone5發布之初,特別善于嘲諷的中國網民立刻聯想到了iPhone20,蘋果的手機系列將會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不斷變長。確實,iPhone增加了一行圖標的長度,但只不過是為了把3:2的屏幕變成了支持高清電影的16:9。蘋果夠用、方便用的設計理念并未發生變化。
面對空前龐大的全球手機市場和運營商分成收入,平板電腦算得了什么?那不過是個和iPod一樣的休閑玩具,電子書帶來的收入能比mp3高哪去呢?
緊隨iPhone之后的三星、諾基亞、HTC等全屏智能手機屏幕都在4.3英寸、5.3英寸,比iPhone要大很多,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購買者對于手機的需求真的是屏幕越大越好嗎?是客戶的喜好錯了還是蘋果的設計理念錯了?在這一點上,所有以客戶為導向的公司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后者,但蘋果向來是創造客戶需求、引導客戶需求,我告訴你你需要這么個東西,而不是滿足客戶需求。他們相信自己的產品發布會就像巴黎時裝周一樣會引爆全球的模仿風潮——哦,原來我應該這么穿。
這個賭注是殘酷的,或許也是他們輸不起的,畢竟,他們怕當年封閉系統不接受外來軟件給了微軟和IBM天賜良機的歷史重演。既不改變iPhone的設計理念,又不放棄大屏幕職能手機的競爭,iPad mini應運而生。
iPad迷你版的誕生不是協助iPad壟斷平板電腦市場,而是來協助iPhone來一場大屏之爭;就像iPod touch不是增加iPod的功能,而是個精簡版的iPhone爭奪游戲掌機市場。既然蘋果已經在iPad上使用了電話卡的無線信號,那我們也有理由相信,iPad mini的第二代甚至在第一代上就會使用電話卡的通訊功能,蘋果要做的不過是給耳機增加個話筒罷了。
真正要擔心的不是平板電腦廠商,而是以屏幕寬闊作為宣傳噱頭的手機生產商們,他們盯著一個能打電話的小iPad,肯定會覺得:惡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