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原生體驗的追求相信是每一位Android用戶都擁有的。在最近,三星和HTC兩家以定制界面聞名的手機廠商卻紛紛推出了各自旗艦機型的“谷歌版”,也就是運行原生Android系統,沒有任何定制界面。
科技網站Pocket-Lint就提出疑問,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種“谷歌版”手機呢?
在很早之前,想要原生Android體驗的用戶和那些樂于接受廠商定制界面的用戶就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論。但隨著谷歌版Galaxy S4和HTC One的發布,一切都改變了。
我們將HTC One贊為最佳設計手機,而Galaxy S4也帶來可更換電池和microSD卡的靈活性,以及出色的續航能力。兩款設備都具備各自的亮點,還都帶著厚重的定制界面。而對比谷歌自家的Nexus 4,這兩款手機的價格幾乎要高出一倍。但如果你真的掏錢購買,你就能夠同時得到目前最優秀的硬件,以及純粹的Android體驗。事實真的如此嗎?
Android大逃亡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谷歌一直在把更多的Android元素分離出來,并做成單獨的應用。Gmail和谷歌地圖無疑是最明顯的例子——他們曾經一度成為棄兒——隨后,我們又看到日歷“沖出牢籠”,然后是前幾天的鍵盤。這些應用都提供了純粹的Android體驗,無論是用著Nexus 4還是HTC One X。
Chrome是Nexus系列的瀏覽器,盡管大多數廠商都有自己的修改版默認瀏覽器,但你還是能夠安裝Chrome,將它設為默認,然后便可享受到和Nexus設備一樣的體驗。然后你還可以擁有Google Now。它是許多用戶最愛的Android功能,能夠快速查看天氣或是進行搜索。謝天謝地,它來自于Google搜索這款應用,是不是原生系統都能用。
我們更不用提Play娛樂套件了:電影、音樂、圖書和雜志。按照谷歌的意愿,它們都可以被單獨安裝。
在這些應用當中,你已經可以擁有Nexus的“核心”體驗了,無視任何廠商對于系統的改動。你可以完全忽略掉日歷中不準確的天氣、難用的鍵盤、或者是只能開幾個標簽頁的瀏覽器。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
Android的缺陷
但Android也有不少問題。就拿撥號程序以及聯系人應用來說,它們都無法提供類似于HTC Sense 5.0的功能。在Nexus 4上,在撥號盤上輸入只會得到一串數字,而如果你使用HTC One,系統就會調出擁有相同號碼的聯系人,讓你能夠快速撥打電話。
無論如何,你使用的是一部電話,通信是非常核心的功能。總的來說,HTC或三星所提供的“聯系人”體驗要好得多。如果你選擇Nexus設備,就會錯失掉這些功能。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原生Android在應用托盤當中處理應用的方式。你能按自己的意愿對它們進行排序嗎?你能把它們放進一個文件夾嗎?你能隱藏那些不想看到的垃圾應用嗎?不,你當然不能。不過在HTC的Sense界面,或者是索尼Xperia設備上,你就能夠執行上面這些操作。
硬件
但也許最重要的一點在硬件上。所有的廠商都在談論攝像頭,無論Android陣營與否——看看蘋果、諾基亞、HTC、三星、索尼和華為就知道了。攝像頭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戰爭的最前線。
許多機型都提供了相同的索尼感光元件,但相機的管理方式要比原生Android要好得多。沒錯,Nexus 4的攝像頭糟糕透頂,不僅拍攝體驗很基礎,其顯示屏也拉低了照片的預覽效果。對比任何一款HTC或三星設備都是天壤之別。
我們最近訪問了宏碁智能手機事業部總裁劉思泰,他一語中的:“在智能手機市場,無論你想做什么,你都能從市場上‘下載’到。所以你不會想要去過度設計那些人們在哪兒都能獲得的東西,而要去專注于推動者,所以我們就推動了一個優秀的攝像頭。”
這也是你選擇Nexus會失去的:廠商加進設備對于硬件的控制。就拿HTC One來說,原生Android的相機應用可能就會白瞎掉設備身上那枚優秀的攝像頭,因為所有的軟件改良都沒了。
續航
再想想續航。現代的智能手機續航都是短板,Nexus 4也不例外。老實講,Nexus 4的續航能力十分糟糕,毫無優勢。更新的硬件(比如處理器和芯片)都逐步得到了增量的性能提升,但Nexus 4并沒有一塊1080p顯示屏,那這些元素在原生Android下的表現會如何呢?
這也是HTC用戶體驗副總裁Drew Bamford所提出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他領導著HTC Sense的設計:
“我想要看看HTC Sense和谷歌體驗之間續航和性能的對比。我們可是做過大量優化的。”
這是第一時間需要被評估的重要對比:廠商的軟件優化到底是帶來了續航的增強,還是會消耗更多電量呢?從科技網站Anandtech進行的初步測試來看,兩者之間沒有太大區別:這是不是意味著,廠商所推動的優化其實是浪費時間/財力呢?
我們最近對于Xperia Z所提供的電源控制功能印象深刻。通過一系列的調節,你的確能夠降低設備的耗電,而這些都是原生Android并不具備的。如果Xperia Z也推出谷歌版,這會是一個我們不想失去的功能。此外,HTC One和Galaxy S4的原版ROM也都提供了節電模式。
應用
當然,這個論點沒有那么簡單。回到劉思泰的言論,他那句“無論你想做什么,你都能從市場上‘下載’到”引人深思。廠商能夠從應用那里帶來一些出色的改動,而在某些情況下,用戶更偏向于第三方應用,而非設備所提供的默認選擇。
同樣的,你不能做的,是刪除掉廠商所加入、但你卻不想要的東西。在HTC One和Xperia Z這些設備上,相信不少用戶都會建立一個名為“垃圾”的文件夾,并把那些不想看到的應用放進去。但在Nexus 4身上,幾乎沒有我們不想看到的。
然后是有關啟動器的爭論。每一家廠商都會改掉最前面的視覺體驗。部分是因為品牌,部分是為了差異化。當你面對一個簡單的啟動器時,Android看上去很棒。HTC One給我們帶來了BlinkFeed,三星還是那個略顯卡通化的翻頁效果。不過只要看一眼,你就能知道這是哪個牌子的手機。
你可以在設備上安裝任何想要的啟動器,當然也包括那些模仿原生Android Jelly Bean的版本。不過它們無法帶來完全相同的體驗。
那么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我們只能說雙方各有所長。三星、索尼和HTC的創新無法被磨滅,因為Android不同增量版本之間的區別已經沒有那么大了。當然,Honeycomb和Ice Cream Sandwich的確有著巨大的不同,但在Android增量升級的腳步下,我們無能斷言HTC One更差,因為它還沒有升級到Android 4.2.2。
原生和定制兩個世界會給予你選擇的自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都由自己決定。我們需要一個定制播放器而非Play Music應用嗎?不是的。我們想要三星的下拉硬件控制嗎?當然。我們想要BlinkFeed嗎?并不一定。那我們想要在應用托盤里加入文件夾嗎?是的。這個單子還有很長……
你也許并不同意我們選擇的功能,但這就是關鍵所在。我們所需要的并非Nexus體驗,而是自由。HTC、三星、索尼甚至華為這些公司應該給予用戶更高的自由度,讓他們能夠更簡單也更快地把設備變成自己需要的樣子——這里說的簡單并不是刷機和破解。雖然技術型的Android粉也許能夠做到,但普通消費者可不能。
對于我們來說,這篇文章并不是想要看到Nexus對抗一切,而是在傳遞用戶體驗的同時為創新創造空間。雖然我們認為谷歌版設備這種舉措令人興奮,但如果你真正選擇了這條路,就有可能會錯失掉許多東西。